第47章_细说清朝
乐文小说网 > 细说清朝 > 第47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7章

  前后所花的钱,很难估计。有人说,共花去一万万二千万两左右,相当于三四年的中央岁入。但是,这个估汁不确,因为仅仅第一次金川之役,已经花了七千万两以上。

  乾隆为了保存清朝的统治,对于林爽文不能不用兵。在十次战争之中,只有这一次可说是必要的。其余的九次,完全是浪费。我们放宽一点尺度来批评,打阿睦尔撒纳与第一次抵抗廓尔喀入侵,多少还有一点理由,毛病在于把事情闹得太大。至于打缅甸、打越南、打回疆、打大小金川,都是穷兵黩武。乾隆耗尽了康、雍两朝所储积的国力,所获得的是清运盛极而哀。

  除了海兰察等寥寥可数的索伦猛将而外,在每一次战争中,满洲官兵的表现均不够水准,开国时期的朝气,有如明日黄花,当官的要钱,当兵的怕死。出死力的,差不多只有绿营的汉官、汉兵,与少数蒙古官、蒙古兵。

  早在康熙对吴三桂作战之时,清朝的支柱已经不是满洲八旗.而是绿营部队了(其后,绿营在嘉庆、道光年间也腐化下去,曾国藩等人于是就转而倚靠“乡勇”)。

  满洲八旗的最初编制,是每旗七千五百兵。其后不断扩充,又加上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,总数号称有二十五万之多。

  雍正看出这二十五万“八旌”兵能作战的很少,又见到这些兵的子弟繁衍太快(户口膨胀),生计日艰(原有的圈地不够赡养,而且不少已被典押与出租给汉人),就创设了“教养兵”的制度,满洲每旗四百六十名,蒙古每旗六十名,汉军每旗八十名,共为四千八百名,每名每月赏给二两银子。

  乾隆把“教养兵”改为“养育兵”,专注重“养”,而不再谈“教”。于是“养育兵”成为“吃白饭”的闲人。额数也扩充到二万五千二百一十二名。

  绿营的兵额有六十四万,经常有六七万名空额。乾隆在乾隆四十六年将他们补足。乾隆知道,他的天下全靠这绿营兵来维持。

  《细说清朝》六三、巨蠹和珅

  过去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两个贪官,是汉朝的粱冀与清朝的和珅。

  粱冀的财产,在抄家的时候,据说是三十万万文左右。当时的物价今已难考,这三十万万文等于多少,因此也无法估计。我们仅仅晓得当时中央政府全年的岁收才有粱冀财产的一倍而已。

  和珅的财产,在嘉庆四年查抄之时,分为一百零九号。在这一百零九号之中,有八十三号未曾估价。单就估了价的二十六号来说,在当时已值“二百二十三兆两”以上。一兆,是一百万。二百二十三兆,是二万万二千三百万两。米价在雍正年间的山东省是每石一两银子左右。假定在乾隆年间,银价虽略涨,而米价未大跌,仍在每石一两左右,和珅的小部分财产(一百零九号之中的二十六号)已经相当于二万万二千三百万石米了。

  他的财产清单,不是《细说清朝》的篇幅所能容纳得下的。只有另写《细说和坤财产》一本专书,才有办法详细列举。我们姑且提一提几个重要的项目:房屋五所,共二千七百九十间。花园两所,甲所有亭台三十六座,乙所有亭台六十四座。银号十处,当铺十处。屋中黄金五万八千两。又夹墙内黄金二万六千两。屋中白银计元宝五万五千六百个(每个五十两),京课五百八十三万个,苏课三百一十五万个(每个若干两,不详),外国银元五万八千枚。地窖内的白银一百万两。此外,又有每个一千两重的银子大元宝五百个,金子大元宝一百个。至于黄金制的漱口盂四十个,白银制的漱口盂八十个,金茶匙,银茶匙,金筷子,银筷子,银碗,以及二十六斤重的金宝塔一座,都只能算是小玩意。

  他的玉器也多得吓人。一匹玉马,高二尺八寸,长四尺三寸(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院)。十三座玉鼎,各高一尺五寸。玉磬有二十块,玉如意有一百三十柄,镶玉的如意有一千一百零六柄,玉屏有二十四扇,玉瓶有三十个,玉脸盆有十三面。一尊玉佛,高三尺六寸,一尊玉观音,高三尺八寸。零星的小玉器,有九十三架。

  珍珠、珊瑚之多,也正如玉器一样,多过了皇帝的内府。桂圆般大小的“大东珠”,有十颗;上等的珍珠手串,自二百三十串。珊瑚的帽顶共八十颗,珊瑚树有七枝各高三尺六寸,四枝各高三尺四寸。

  大小瓷器,有九万六千一百八十四件。铜器、锡器,是三十六万零九百三十五件。

  绸缎纱罗,有一万四千三百匹;紫貂皮,有八百张;白貂皮,有五十张;白狐皮.有五十二张;黑狐皮,五百张。加上其他的粗细皮料,一共是五万六千张。

  和珅对于钟表一类的“西洋贡品”,搜集得也下少,计有大自鸣钟十座,小自鸣钟一百五十六座,棹钟三百座,挂表八十枚。他其实早该退休,当一个钟表店的老板,又何至于在乾隆死后被嘉庆清算呢?

  和珅的如许财产,是从哪里来的?他是满洲正红旗人,姓钮祜禄氏.在少年的时候很穷,不曾继承到、或保有先人的遗产。

  他的出身是文秀才,略通文墨,在乾隆三十四年当了三等侍卫,到乾隆四十年时来运转,升为御前侍卫,兼某旗的副都统。

  不到一年,他再升为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,兼内务府大臣,而且不久又兼了步军统领兼京城崇文门税务监督。

  和珅身兼五职,其中户部侍郎、内务府大臣、崇文门监督,均是管钱、用钱、收钱的肥缺,而军机大臣是实际上的宰相,步军统领又是拱卫京畿的首席武官。乾隆对和坤宠任之专,可谓史无前例。

  四年以后,他的户部侍郎职位改为户部尚书,副都统改为都统,于内务府大臣之外又加了领侍卫内大臣,军机大臣之外也加了议政大臣、御前大臣。并且,儿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和孝公主的额驸(驸马),待年成婚,于是和珅又成了乾降的儿女亲家。

  乾隆似乎感觉到对和坤还不够好,特别任命他再兼理藩院尚书,与“四库全书馆正总裁”!和珅这样的人,能看懂四库全书之中的哪几部书?

  甘肃有一个撒拉尔回民首领.名字叫苏四十三,在乾降四十六年起兵抗清,攻打兰州,乾隆叫和珅、阿桂两人前往督师。阿佳有病,和珅先去。和珅措置乖方,几乎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,阿桂去了,才挽回局势,稍稍获胜。乾隆把和珅调回来,叫阿桂一人负责,但是对阿桂毫不赏赐,却叫和珅再兼一个兵部尚书,外加一个“管理户部三库”的肥缺。

  两年以后,乾隆四十八年,甘肃的回民反抗被镇压了,功劳又记在和珅账上,封和珅为一等男爵,于军机大臣、议政大臣、御前大臣等职位之外,再加一个“协办大学士’的荣衔。户部尚书仍旧,兵部尚书改为吏部尚书。

  又过三年,和珅由协办大学士而升为文华殿大学士。崇文门监督虽则油水颇多,究竟位卑职小,乾隆不好意思叫和珅兼下去了。吏部尚书,也叫他让出,但户部仍交给他,当“管部大臣”(位在尚书之上)。

  乾隆五十三年.林爽文被清军捉住,这又不可以不记在和珅的账上。于是和珅由一等男爵晋封为三等伯爵,赐号忠襄。

  乾隆五十七年,廓尔喀上表称臣,和珅因此又兼了一个翰林院掌院学士。几十年的一个酸秀才,竟然毋庸考举人、考进士、考翰林,而当了翰林的领袖。

  嘉庆二年,太上皇(乾隆)吩咐:和珅的户部管部大臣改为刑部管部大臣;不久,又吩咐和珅再兼户部管部大臣。至于军机大臣、大学士等职位,当然仍旧。

  嘉庆三年.四川的义军首领王三槐被捉,和珅于是又由三等伯爵晋封为公。

  如果乾隆不在嘉庆四年正月间死,和珅可能还要高升。

  乾隆之待和坤,比起汉文帝之待邓通小可同日而语。拿和珅比邓通似乎有点不伦,然而有人说过,和珅最初之所以得幸,与邓通如出一辙。

  然而和珅之所以能够永久占住乾隆的心,却全靠“伺意”两个字。用四个字来解释,这“伺意”便是“先意承志”。当年杨贵妃之把握住唐明皇,也是用的这种工夫。

  乾隆将要喜欢什么,和珅先就猜到,赶快准备。乾隆决心要做什么,和珅也立刻遵办,办得至少在表面上十分妥贴。不应该做的事,只要乾隆想做,和珅决不反对。应该做的事,而乾隆不想做,或想不到去做,和珅也决不自作主张、露出比乾隆更聪明的样子。因此之故,乾隆就特别喜欢他,认为他比谁都好。

  朝廷之中,比和珅能干的人未尝没有,像阿桂便是其中的一个。然而能干.而又没有怪脾气、怪主张,找来找去,就只有和珅一人。

  几十年前,雍正十三年十一月,乾隆即位不久,那曾被雍正称为“狂生”而刚被乾隆擢拔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孙嘉淦,就警告乾隆,说:“出一言而盈廷称圣,发一令而四海讴歌,在臣民本非献谀,然而人主之耳,则熟于此矣。耳与誉化,非誉则逆

  上愈智则下愈愚,上愈能则下愈畏。趋跄谄胁,顾盼而皆然,免冠叩首,应声而即是。此在臣工以为尽礼,然而人主之目,则熟于此矣。目与媚化,非媚则触......君子孤行其意,而耻于言功;小人巧予迎合,而工于显勤,则与[人主之]心习又投矣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w123.cc。乐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lw12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